十二星座 星座网 所有人都爱上的权威星座网站
百科周易卦爻辞的内容、周易卦爻辞的内容大全

卦爻辞的内容、周易卦爻辞的内容大全

卦爻辞的内容、周易卦爻辞的内容大全对《易经》卦、爻辞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既可从其占筮所涉及的内容上来归纳,也可从社会史、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来进行剖析。

  卦爻辞的内容、周易卦爻辞的内容大全

  对《易经》卦、爻辞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既可从其占筮所涉及的内容上来归纳,也可从社会史、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来进行剖析。许多易学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易经》卦、爻辞的原始素材来源于占筮的记录。周人占筮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生活小事,事无大小,都要筮问“帝”或“天”。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人主要对八事进行占筮,具体说,就是战争,征伐,风云灾变,与人以物,策划谋议,事成与否,来到与否,降雨与否,病愈与否。如果我们以今本《易经》爻辞的分类来看,与上述周人占筮相关,其所涉及的内容也差不多。李镜池在《周易筮辞考》—文中,曾对《易经》卦、爻辞所载关于占筮的范围作过统计,分列为行旅、战争、享祀、饮食、渔猶、牧畜、农业、婚媾居住及家庭生活、妇女孕育、疾病、赏罚讼狱等十二类,还对《易经》所记载的筮占的人物作了统计,也列为君王、侯、大人、君子、文人、武人、幽人、职官、妇女、小人、大夫、小子等十二类。李镜池先生的上述两项统计材料,虽然不尽精确,但也足以说明《易经》卦、爻辞所涉及的占筮内容。

  但是,《易经》作为商周之际的占筮典籍,其中所讲的事件和问题,却是当时社会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如果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指导,从历史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探讨,那末,我们就可以发现《易经》卦、爻辞中涉及的社会生活更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思想也颇深刻。近人研究《易经》的一大收获,就是从社会史的领域去探讨。开启这一新研究方向的是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他在20年代末所写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认为,《易经》卦、爻辞“除强半是极抽象、极简单的观念文字之外,大抵是一些现实社会的生活……如果把这些表现现实生活的文句分门别类地划分出它们的主从出来,我们可以得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和一切精神生产的模型”(《郭沫若全集》历史卷一,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因此,他从社会生产、阶级结构、家族和国家制度,社会风俗以及精神生产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卦、爻辞的内容,把它们归结为三大类:①生活的基础,包括渔猎、牧畜、商旅(交通)、耕种、工艺(器用)五项;②社会的阶级,包括家族关系、政治组织、行政事项、阶级四项I③精神的生产,包括宗教、艺术、思想三项。依照近人的广泛研究和统计,《易经》卦、爻辞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包括远古时代、股商时期和西周初期三个阶段,其中,特别集中地反映了殷周时期的社会面貌、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制度及思想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我国古代殷、周社会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除去《易经》卦、爻辞作为卜筮内容的神秘面纱,我们还可以从中挖掘和发现其所反映的时代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探讨,《易经》卦、爻辞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宗教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德伦理思想以及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等诸多方面。

  其一,《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我国殷周之际原始的重农亚、重牧畜业、重工商业的思想。

  1.关于朴素的重农思想。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便代替牧畜业而成为殷代的主要生产部门。据甲骨文卜辞记载,股代奴隶主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和榨取更多的财富,对于农业生产是关心的,他们或向上帝、祖先,或向山川之神祷求雨水、丰年等。周朝统治者继承殷朝的制度和思想,对农业生产也颇重视,他们或亲自监督奴隶劳动,或视察耕作情况,甚至规定每年国王亲自举行“籍田”的大礼,不过,后来便完全成了形式,到周厉王时便废止了。这些反映到《易经》卦、爻辞中来,便是重农思想。《易经》卦、爻辞中直接提到与农业有关的有五处:《小畜》卦上九爻辞说:“既雨既处,尚德载9”《无妄》卦六二爻辞说:“不耕获,不苗畲,则利有攸往。”《剥》卦上九爻辞说:“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婼》卦九五爻辞说^“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否》卦九五爻辞说:“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德”,据闻一多、高亨训为“得”。可从。“载”疑读为“菡”。《尔雅•释地》说:“田一岁曰苗。”郭璞注:“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留。”“菡”,就是耕的意思。“畲”,据《尔雅•释地》说:田“三岁a畲。”“菡畲”,既人在禾田里耕种的意思。“硕”,大。“果”,据《说文》说:“果木实也。”草实为萠。这里“果”为草木所结之实的总名。“包瓜”,即匏瓜。“桑”即桑树。陆绩训“苞桑”为“丛桑”,:可从。这就是说:①天下雨以后,尚得施耕。②不耕种就要收获,不开垦荒地就想种熟地,虽有利于在外“攸往”,实际上是荒芜了田地,而无所收获。③丰硕的果实,“小人”自己不能享受。不仅不能享受,就连茅草房也被“君予”所拆毁,掠得“硕果”,登车而去。④缠着杞树往上长的匏瓜很好看,一旦瓜熟蒂落,就自然地从杞树上坠落下来。⑤经常恐惧危亡存在的人,就能勤勉谨慎,大人如能这样,就吉利。如果一个人能居安思危,想到我将亡了,那么他及家人就能象丛生桑木纠结在一起的根那样,确保安全。这些卦、爻辞说明:在殷周时,农业已成为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不仅重视农耕,而且重视农业产品的生产,除了有黍、麦等主要粮食的种植外,还种植瓜果、桑等。M.

  2•关于朴素的重牧思想。牧畜业在殷周时仍然不失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易经》中关于牧畜的卦、爻辞有许多。如《坤》、《离》卦辞;《无妄》六三>《大畜》九三、六四、六五,《遁》六二;《大壮》九三、九四、六五、上六>《睽》初九>《夬》九四》《姖》初六,《归妹》上六,

  «涣》初六I《中孚》六四;《旅》上九诸爻辞等。从这些卦、爻辞中,可以看到殷周时牧畜的种类已有猪、马、牛、羊,并在猪、马、牛、羊中又分出豬豕、羸豕、牵羊、羝羊、良马、童牛、牝牛、黄牛。这里既区别牝牡、童老、肤色,又区别优劣和去势与否,表明当时牧畜的品种已很多。同时也可看到卦、爻辞作者对于牧畜是重视的,在他们的编纂思想中,

  是肯定牧畜的。在他们宥来,进行牧畜,就是“元吉”、“吉”、

  “利”、“无咎”。反之,在牧畜中丧失了牧畜,无疑为“凶”。

  3•关于畋猎的思想。畋猎在当时不仅是为了演习军事和娱乐的需要,而且也是作为牧畜来源的补充。卦、爻辞中有许多关于畋猎情况的记载,如从《屯》之六三,《比》之九五,«噬嗑》之九四、六五,《恒》之九四,《明夷》之九三,《解》之九二、上六,《井》之初六,《旅》之六五,《巽》之六四,《小过》之六五诸爻辞中可看到,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既有雉、隼(鹰)等飞禽,又有鹿、狐等走兽。特别是从《屯》

  六三、《比》九五、《解》上六和《小过》六五诸爻辞中还可看出,当时畋猎主要是王、公、君子等贵族阶层所从事的,他们每每亲自出马,带着很多随从去畋猎,以事娱乐,这已与大部分是奴隶所从事的牧畜不同了。畋猎性质的变化说明,它在经济关系中已不占据重要的生产地位。

  4.关于工商思想。殷周时,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这在《易经》卦、爻辞中多有反映。首先,西周已设立司空官职,主管工事。根据郭沫若在《金文粹编》中考证,金文中司空作司工,为六卿之一。这就说明了对工事的重视。而在《易经》卦、爻辞中也有大.8关于工事的记载。如《损》、《并》卦辞;《坤》之六五,《让》之上九,《比》之初六,《小畜》之九三t《大畜》之九二、九三,《大壮》之九四;《履》之初九、九五,•《大有》之九二,《噬嗑》之九二、六五,

  <〈贲》之初九>《坎》之六四、上六;《离》之九三;《睽》之六三;《解》之九二;《姖》之初六;《困》之九四,《丼》之九二、六四,《鼎》之九三、六五、上九,《既济》之六二诸爻辞等。这些卦、爻辞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器皿、工具都已有了专门的工匠生产。就服饰方面而言,有黄裳(黄色的衣服)、辇带(革制的带子)、素展(鞋子)、夫屜、弗(首饰)等;就有关食器方面而言,有缶(盛酒瓦器)、樽(装酒器皿)、笪(盛饭的器皿)、瓶、瓮等;就交通工具方面而言,有舆(车)、_m(车辆).、车、金车、金柅(碍车木)、大车等I就畋猎武器而言,有金矢、黄矢(指铜箭头)I就装饰品方面而言,有鼎耳革、鼎黄耳金铉、鼎玉铉等。其次,殷周时的商业也很繁荣,经商被认为是致富的捷径,出现了许多豪商富贾。《易经》卦、爻辞中的许多记载也反映了重商思想。例如,在《旅》之六二及九四、«损》之六五、《益》之六二、《震》之六二、《坤》卦辞中,提到“资”、“童仆”、“资斧”、“十朋之龟”、“贝”、“朋”等概念。“资”,《说文》说:“资、货也,从贝,次声。”即指作为交换货币的资贝或钱币。“宽仆”,指奴隶。在奴隶制度下,奴隶是可以作为商品买卖的。“朋”与“贝”,都是货币单位。据王国维先生考证:“古贝五枚为系,二系为朋”(《观堂集林•释朋》)。“斧”,即铜币,因作斧形,故称其为斧。“资斧”,即货币。这些卦、爻辞说明:殷周时,随着农业、手工业产品的丰富,产品除了一部分自身使用外,有一部分产品投入了市场交换,以便换取自己所必需而没有的东西。当时既有用实物交换的,也有以“贝”、“朋”、“斧”等货币交换的。而卑劣的贪欲,不仅使一些奴隶主转而经营商业,而且加紧了对奴隶和平民的榨取,奴隶也成为其商品买卖的对象。拥有“贝”、“朋”、“斧”的多寡,是富与不富的标志。商人和奴隶主对财富的贪欲,就表现为对“贝”、“朋”、“斧“的追求,他们出外商旅,得“朋”与丧“朋”,便成为其占问的重要内容,如《坤》卦辞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其二,《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殷周之际天命思想、等级观念、国家制度、婚姻制度等。

  1•关于“天命”思想。殷周统治者把其建立国家政权的原因归结为“天”或“上帝”的命令,说自己是遵照夭命来统治人民的。“天”、“上帝”等超自然的力S,被当做宇宙的至高无上的主宰,而地上的国王、帝王,则被看做“天”、“上帝”的儿子,称为“天子”。《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这种思想,提出了“天子”概念。例如,《师》卦上六爻辞说“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1《大有》卦九三爻辞说“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大有》卦上九爻辞说“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君有命%即“天”有命于圣人的意思。“开国承家”,指封诸侯,立都邑。•“天子”,即天的儿子。“亨”与“享”通,有致贡的意思,即指诸侯来朝贡天子,献物助祭。“祐”与“佑”通,助也。这三则爻辞是说:圣人接受“天命建立国家,设置都邑,统治四#1而“天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宥“天”的意志,执行“天”的命令,逛地上最髙统治者,四方诸侯都要向天子朝贡,献物助祭,这是对天意的忠诚I“天子”受“天”的保佑,因此是吉而无所不利的。•

  2,关于等级观念。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王”、'“侯'“伯”、•“子”、史”与“仆”、“臣”、“妾”、“奚”、“众”等概念的记载。这种社会等级的存在,不能不反映到《易经》中来。总观卦、爻辞可见r“天子”一处,见《大有》九三爻辞;“大君”三处,见《师》上九、《履》六三、《临》.六五爻辞,“国君"一处,见《复》上六爻辞I“王”十九处,见《夫》、•《萃》、•《丰》、《涣》卦辞以及《坤》六三、《师》九二、《比》九

  五、《随》上六、《蛊》上九、《观》六四、《离》上九、《晋》六二、《家人》九五、《蹇》六二、《益》六二、《升》

  六四、〈〈丼》九三、《讼》六三、《涣》九五诸爻辞;“公”五处,见《大有》九三、《解》上六、《小过》六五、《益》六三及六四诸爻辞,“侯”五处,见《屯》、《豫》、《晋》卦辞以及《屯》初九、《蛊》上九爻辞,“武人”二处,见《履》六三、《巽》初六爻辞,“史巫”一处,见《巽》九二爻辞;“臣”二处,见《遁》九三、《损》上九爻辞;“邑人”三处,见《比》九五、《讼》九二、《无妄》六三爻辞;“幽人”二处,见《归妹》九二、《履》九二爻辞:“刑人”一处,见《蒙》初六爻辞,“妾”一处,见《遁》九三爻辞;“童仆”二处,见《旅》六二及九三爻辞。此外,卦、爻辞中还反映了“小人”与“君子”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的观念。如《遁》卦九四爻辞说:“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观》卦初六爻辞说:“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0”《大壮》九三爻辞说:“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否》六二爻辞说;“包承,小人吉、大人否。”这四则爻辞都说明“大人”、“君子”和“小人”的利益是不相容的。.正因为这种利害的对立,也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小人”反对“君子”、大人”的斗争,有时甚至十分激烈,如《旅》卦九三爻辞说:“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讼》卦九二爻辞则说:“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克”,胜。“逋”,逃之。这二则爻辞都是记录奴隶逃亡的事件:一则是说,奴隶们在所居旅舍被焚之际,乘机逃亡>而另一则是说,奴隶主诉讼失敗,归来一看,三百户奴隶逃亡了。

  3.关于国家制度。《易经》卦、爻辞中记载了殷周之际的

  刑法和刑具。如《噬嗑》卦辞及初九、六二、上九,《蒙》初

  九,《随》上六,《坎》上六、六二,《睽》六三,《困》初

  六、九五,《鼎》九四诸爻辞中,有“狱”、“桎梏”、“系”、

  “校”、“徽缱”、“丛棘'“天”、“劓”、“刚”、“株木”、“幽谷”、

  “形渥”等概念。‘‘桎梏”是手足的刑具。“系”,即以绳缚人的意

  思。“校”,木囚。戴于足,如桎,则灭足5戴于项,如枷,则灭耳。“徽缚”是用徽缠等绳索捆系人。古指三股为徽,两股为绳。“丛棘”、“天”,指监狱。剠也,指烙额。“劓”,剜鼻。

  “則”,断足。“株木”,木棍,官吏使用的刑杖。“幽谷”,监狱。“形涠”读作“刑副”,重诛的意思。这里可见,当时刑法有剠、劓、刖、校、杖,刑具有桎梏、系、徽绳、校、株木,还有作为暴力工具的监狱、丛棘、幽谷。卦、爻辞中还有大量关于战争的记栽,而战争又经常以“师”为单位来计算,表明殷周之际国家拥有大量的军队。这集中地反映在《师》卦中。•从其整个卦、爻辞主题看,就是叙述了军事管理及率兵出征打仗的情况。军队作为当时奴隶制国家机器中的重要部分,其职能无外乎两种:一是利用军队进行征伐;二是利用军队保卫国家,抵御侵略。这二者在《易经》卦、爻辞中均有记载。如《小畜》上九、《泰》初九、《同人》九四及九五i《谦》'六五及上六、《离》上九、《大壮》初九、《晋》上九、《革》六二及上六,《既济》九=•、《未济》九四诸爻辞中,就反映了关于征伐邦国的情况,而《需》九三,《解》六三爻辞中则反映了抵御寇敌侵犯的事实。

  4•关于原始婚姻制度。例如,《小过》卦六二爻辞说“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过”,指“过犹不及”之过。“祖”,“祖父”。“妣”,祖母。爻辞是说,行为超越祖父,应与祖母相遇I行为够不上君,应与臣相遇,如此做才无灾患。这里,祖妣相对,祖为先王父,妣为先王母,同样都受到后人的兼祭,从殷人只祭先王和先母,不能不说是一夫一妻制的反映。《易经》卦、爻辞中还有关于男子娶妻莆妾、女子出嫁媵嫁及车马迎亲状况的记载。如《咸》卦辞说“亨,利贞,取女吉”;《垢》卦辞说“垢,女壮,勿用取女|”《蒙》卦九二爻辞说“纳妇吉”1《遁》卦九三爻辞说“畜臣妾吉”等。都反映了男子或娶妻或蓄妾的婚姻现象。又《渐》卦辞说“渐,女归吉,利贞”;《泰》卦六五爻辞说“帝乙归妹,祉,元吉”;《归妹》初九爻辞说“归妹以娣”等。都是反映了女子出嫁或媵嫁的婚姻现象。而《屯》六二及六四、《贲》六四、《睽》上九、《霞》上六诸爻辞则记载了“婚媾”情形,描叙了众多车马迎亲的婚礼场面。

  其三,《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人谋的思想。卦、爻辞中原本笼罩着宗教迷信,如《升》卦六四爻辞说“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大有》卦上九爻辞说“自天祐之,吉、无不利”1《頤》卦初九爻辞说“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睽》卦上九爻辞说“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等,都是关于崇拜夭神和人鬼的记载,其所反映的主导思想,是相信天命,认为鬼神可以左右和启示人的命运。但是,透过光怪陆离的神学迷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都是当时自然、社会斗争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总结,闪烁出先民企图摆脱困境的忧患意识和生活智慧,特别是人谋观念。如《涣>〉.卦初六爻辞说“用拯、马壮,吉。”“拯”,读为“騄”,即“骟马”。其意是说,去马之势,则马强壮,所以吉利。《无妄》卦九五爻辞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认为不是由于乱来而得的病,不用吃药,也很快会好而有審。又《井》卦上六爻辞说:“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幕”,盖。“孚”,罚。是说,人们打完水后,必须把井盖盖好,以防秽物入井,对不盖者处罚,这样才能促使大家都盖好井盖,保持井水清洁,不致因饮污水而得病,所以大吉。这些爻辞都是对生活及生产经验的记载,反映了人们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决定避凶趋吉。卦、爻辞中所反映的人谋思想,具体可归结为三大点:第一,表现为人事的吉凶祸福受着客观的时间、地点及主客观具体条件的制约。例如,《坤》、《既济》卦辞及《同人》九四、九五爻辞,说明人事的迷得、吉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坤》、《蹇》卦辞和《褡》初九、九三爻辞,说明人事的吉凶祸搞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讼》、《大畜》、《小过》卦辞和《屯》九五、《否》六二、《无妄》六三、《遁》九四、《恒》六五诸爻辞,说明了人亊的吉凶祸福受具体人的行为和具体事物条件的制约。第二,表现为人为的主观努力对于人事的吉凶祸福、战争的胜敗、生产实践的得失起者要的作用。例如,《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健。“乾乾”,形容奋勉不倦。“惕”筲惕谨傧。全句是说,君子如果整日工作勤勉不倦,晚上又能检点自己,即使处境危险,也不致有灾祸。又如《谦》卦六二爻辞说“鸣谦,贞吉”;《豫》卦初六爻辞说“鸣豫,凶”。“鸣”,名也,“豫”,乐也。这二爻辞是说:人有了名声仍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就吉I反之,人有了名声便贪图舒适享乐,结果会凶。这里,吉凶的根据不是全靠天意,而是人的本身的作用。人为不仅对名声,对其它事件也如此。如《屐》卦六三爻辞说“眇能视,跛能履,屉虎尾,哇人凶”,九四爻辞说“履虎尾,想想,终吉”。“眇”,目盲。“惣想”,恐惧。这二爻辞都说“屜虎尾”,即踩到老虎尾巴,由于主观条件不同,结果也相反,—个是因为眼官而不能看,脚拐而不能走,踩到老虎尾E,结果是被老虎吃掉而凶,一个是临危不惧,小心谨慎,虽踩到老虎尾巴,结果是没有被吃掉而吉利。这里生与死,关键在人为。又如《谦》卦上六爻辞说“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革》卦上六爻辞说“君子豹变,小人苹面,征凶”。这二爻辞是说,有声誉而处上位的人,态度谦虚,听取忠谏,则四方向慕,出师征邑国便吉利;反之,在上位的人大发雷霆,小人脸色难看,上下不同心,出师征伐便凶。又《屯》卦六三爻辞说:“即鹿无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即鹿'犹指就鹿、逐鹿。“虡”,官名,指攀管禽兽的官。是说,打猎逐鹿需要有虞官的帮助,如果逐鹿入于林中,而君子追鹿不舍,那么,没有處官的引导,入林以后必有艰难或危险。这里,打猎的得失,“虡官”起决定性的作用。卦、爻辞中还肯定了众人的意向对人事的作用,如《晋》卦六三爻辞说“众允,悔之”,《观》六三爻辞说“观我生,进、退”,六五爻辞说“观我生,君子无咎”。这三则爻辞是说:众人如果相信那样去做,就不会有困难I观察我“生民”的意向,以决定进退f如果在上位的君子就我“生民”的意向做事,那么,就不会发生灾患。这里,吉凶不是“天定”,而是“人定”1不是依赖于“天意”,而是依据人意。总之卦、爻辞中所体现的人谋思想,尽管还是很粗浅的,但却孕育着人本主义思维萌芽,对后世的无神论有着重大影响。

  其四,《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因素。殷末周初是社会变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所谓“武王革命”的时代。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到《易经》卦、爻辞中来,使其具有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四点:

  第一,关于对立的观念。《易经》卦、爻辞讲到许多对立事物。就卦名而言,有乾与坤、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卦。再看卦、爻辞记载:《明夷》卦上六爻辞有“天”与“地”,《大过》卦九五爻辞有“祜”与“华”,«蹇》卦辞有“西南”与“东北”,《既济》卦九五爻辞有“东邻”与“西邻”等,这些说明自然界存在着对立的观象。不仅如此,社会上也存在着对立的现象。如《小过》卦六二爻辞有“君”与"臣”,《师》卦上六、六五爻辞有“大君”与“小人”、“长子”与“弟子”,《否》卦六二爻辞有“小人”与“大人”,《剥》卦上九交辞有“君子”与“小人”,《小畜》卦九三爻辞有“夫”与“妻”,《蛊》卦初六、九二爻辞有“干父之蛊e与“干母之蛊%《损》卦上九爻辞有“损”与“益”,《坤》卦辞有“先”与“后”、“得”与“失”等,都是人事中对立现象的表现。此外,这种对立现象还表现在人们的活动中,如《小过》卦辞有“小事”与“大事”、“上”与“下”,《观》卦六三爻辞有“进”与“退”,《复》卦辞有“出”与“入”,《蹇》卦九二爻辞有“往”与“来”,《泰》卦辞有“小往”与“大来”,《蒙》卦上九爻辞有“利”与“不利”,《讼》卦辞有“吉”与“凶”等。可见卦、爻辞作者们不仅初步猜测到了从自然界到社会到人们活动,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着对立现象。卦、爻辞记载,如《泰》卦辞说“亨,小往大来,吉”;《否》卦辞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等,其意是承认事物大小往来的变化。

  第二,关于不断变化、上升的观念。《易经》中大多数卦是有中心思想的,一卦说一事,其中有些卦阐明了枣物的变化是一个发展、上升的运动。例如《渐》卦n。从卦义上说:“渐”,进也,即是比喻事物的上升,前进。其卦辞说:“女归吉。利贞。”认为女子出嫁吉利,又有利于占问。观其六条爻辞,则采用比兴手法描写了鸿雁飞行的路线,是从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上九“鸿浙于陆”(“陆”,以韵读之,当为“阿”,即大山),总的飞进的形式是从低到高,从下而上,波浪起伏,逐渐上升前进,以此比喻家庭和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过程。又如《艮》卦H。从卦义上说:“艮”,指集中视力,有所注意。观其六爻辞:从初六“艮其趾六二“艮其腓九三“艮其限六四“艮其身六五“艮其辅上九“敦艮”,即从人身的脚趾—腿肚子->腰~身—腮帮子—额头的不断上升过稈来比喻事物自下而上的发展运动。而《乾》卦H则更是以“龙”的运动变化来象征事物发展过程和规律。从其整个六爻辞来考察,初九为“潜龙勿用”,九二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为“或跃在渊,无咎”,九五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为“亢龙有悔”,通过龙的潜伏、出现、跳跃、飞天到极髙这些运动变化形态,表达和象征了事物由隐到显,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的变化过程。这里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物极必反的辩证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关于对立面转化观念的因素。例如,《大过》卦九二爻辞说“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爻辞说“祜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梯”,指刚生出的嫩叶。“士”,古代男子未娶妻之称。这二则爻辞是说:枯杨生幼芽,老夫娶个女娇娃,吉利;祜杨开花朵,老妇嫁个少年哥,没错。这里以自然物杨柳由“枯”而“华”的转化,来说明“老夫”娶少妇,“老妇”嫁小夫的转化。又如《坎》卦九五爻辞说“坎不盈,祗既平”,《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坎”,陷也。“祗”,借为“坻”,小土丘。这就是说:“陷”可转化为满,土丘可转化为乎地;平可转化为不平,往可转化为复。

  总之,《易经》卦、爻辞中肯定了亊物的对立、运动变化及相互转化,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它又把变化和转化看作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例如,《复》卦讲“复”,其意就是指往返之复。就其整个卦、爻辞来说,再三讲了往来之“复”的道理,认为不管是走未远而复(初九爻辞有“不远复)、欣喜而返(六二爻辞有“休复”),还是蹙眉不高兴而还(六三爻辞有“频复”)、怒恨而复(六五爻辞有“敦复”),都是“元吉”、“无咎”、“无悔”的,肯定“复”是正确的,只有迷“复”(上六爻辞)是凶。这里,实际上就隐含着讲循环往复的意思。

  其五,《易经》卦、爻辞中反映了道德伦理思想。卦、爻辞中有许多与殷周奴隶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记载。在殷周奴隶制度下,鞭打、买卖奴隶或俘虏,被看作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行为。如《旅》卦六二爻辞说“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吉”,九三爻辞说“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认为带着货币买得奴隶是吉利|反之,奴隶乘旅舍焚烧的混乱之机逃跑,是灾祸。《升》卦九二爻辞说“孚乃利用檜,无咎”,《萃》卦六二爻辞说“引吉,无咎,孚乃利用搶”,《革》卦辞“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褕'殷代的舂祭,周代的夏祭。“孚”,即俘虏。“巳”,借为祀。其意是说,用俘虏或奴隶来进行祭祀,不仅可保无灾患,而且趋大吉。同样,以掠夺土地、财物和奴隶为目的的征伐战争,&被视为是合乎奴隶制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如《谦》卦六五爻辞说“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小畜》卦九五爻辞说“有孚挛如,富以及邻”,《损》卦辞说“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坎》卦辞说“有孚,维心,亨”,《益》卦九五爻辞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等,都是记栽战争的。从中“富以其邻”和“不富以其邻”,是当时发生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I而在掠夺战争中,凡是有俘虏,都是吉利的I对于大批的战俘,除有时杀掉一些外,主要还是捆起来带回国,因为俘虏不仅成为当时奴隶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成为人牲献祭的对象;为了使俘虏变为驯服的奴隶,光靠镇压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维心”,施以小恩小惠,驱使其从亊生产劳动。还有一些卦、爻辞反映了当时关于妇女的道德规范。如《渐》卦九五爻辞说“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屯》卦六二爻辞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遁》卦九三爻辞说“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鼎》卦初六爻辞说“得妾,以其子,无咎”等,都说明妇女不育,不仅要受到社会的歧视,而且是被丈夫抛弃的理由。又如《恒》卦六五爻辞说:“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认为妇女忠于丈夫,坚守贞操,这ft吉利的行为,反之,则受到谴资和歧视。此外,偷盗也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如《巽》卦上九爻辞说:“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W。”是说,盗贼钻进人家的屋里,主人惊惧躲在床下,盗贼抢钱财而去,占问结果是凶。

  《易经》卦、爻辞中还提出了“谦”、“节”、“敬”等原始的道德汉念,以其作为维护当时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规范。且看《谦》卦、爻辞:“亨,君子有终。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沩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谦”,即谦虚。“谦谦”,即谦而又谦。“鸣谦”,有名声而谦。“劳谦”,有功劳而谦。“妫谦”,施德惠于人而又谦虚。卦辞说,君子能“谦”,则享通,行亊有好结果。爻辞则分别论述了以“谦谦”、鸣谦”、“劳谦”、“妫谦”等态度待人处事的各自作用,认为其结果是“有终”、“吉”、“贞吉”、“无不利”。整个卦、爻辞是论述了“谦虚”这种道德的作用,肯定和赞扬了谦虚这种美德。再看

  《节》卦、爻辞:“亨。苦节,不可贞。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九二:不出门庭,凶。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六四.•安节,亨。九五:甘节,吉,往有尚。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节”,即节省、节俭、节约的意思。“甘”,美。其卦、爻辞记载了当时人们对节俭的不同看法:有以节俭为痛苦的“苦节”,有以节俭为美亊的“甘节”,还有以竹俭为安的“安节”,认为“甘节”、“安节”都是吉利的,往则有赏,但那种以节俭为痛苦,不仅是不可以的,而且是凶的。这里,充分肯定了“节俭”这种美德。正因如此,其告诫人们:“不节若,则嗟若”,如果不节俭而挥笛浪费,便要贫困下去而忧愁叹息。卦、爻辞中还视“敬”为美德。如《需》卦上六爻辞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离》卦初九爻辞说“履错然,敬之,无咎”。“不速之客”,指不请自来的客人。“敬”,恭敬。“履”,为鞋。“错”,《说文》说:“金涂也”,即以金涂物。这二爻辞是说,无论是对于不请自来的客人,还是对于穿着黄金鞋履的贵人,’都应以恭敬的态度对待,那是“终吉”、“无咎”的,即吉利的道德行为。

  其六,《易经》卦、爻辞中介绍和传播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某些知识。卦、爻辞中有许多关于知识方面的记载,如《泰》卦九二爻辞说“包荒用冯河”,认为把匏瓜挖空晾干后系于腰间,可用来渡河;《联》卦、爻辞以艺术的手法,绘声绘影地刻画了人在震雷之下的各种不同情态及其对雷电的认识,其上六爻辞说“震不于其躬,于其邻”,记录了笛电打到邻居家里的情况。又如《小畜》卦上九、《中孚》卦六四爻辞有“月几(既)望”,《丰》卦辞有“宜日中”,初九爻辞为“虽旬无咎”,《离》卦九三爻辞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等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对年、月、日有了认识,把一月之中或分“旬”,或分“既望”,把一日之中或分“日中”,或分“日昃”(指太阳偏西)等,有了比较细微的计时方法。而《丰》卦六二、九四爻辞说“丰其都,日中见斗”,表明对北斗星有了认识。《离》卦辞说“畜牝牛吉”,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畜养母牛比公牛有利的道理。《遁》卦初六爻辞说“遁尾,后”,《明夷》卦六二爻辞和《涣》卦初六爻辞说“用拯马壮,吉”,表明人们己懂得断小猪的尾巴和去马之势有利于猪、马生长的知识。《小畜》卦上九爻辞说“既雨既处,尚德载”,说明人们已认识和攀握了耕种与自然界气候、晴雨等的联系。《井》卦、爻辞叙述了与水井、陷井、井田有关的农民生活的状况。还有《剥》卦上九爻辞说“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论及了君子与小人的社会关系。又《师》卦初六爻辞说“师出以律,否藏,凶”,《复》卦上六爻辞说“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同人》卦九三爻辞说“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等,总结了战争胜败的经验,认为军队的严明纪律性,对地形地物的熟悉和伏击战的不暴露目标等,是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当然,卦、爻辞中涉及到的某些自然和社会的科学知识,是在人们筮问的内容上接触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与占问人事的吉凶休咎密切相关。

  不过,《易经》卦、爻辞中所反映的经济、政治、无神论、朴素辩证法、伦理道德等思想及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显得很粗浅、零散而不成体系,都是在宗教神学的迷雾中折射出来的丝丝缕缕的光芒,这与殷周之际的社会存在相适应。从中也使我们领悟到,其各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曲折和艰难。


此文为星座网文章,请勿转载到任何平台!

今日明日本周本月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整体趋势稍显劣势,一度陷入负面情绪圈中,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烦恼。建议放松心情,多和好友或家人沟通,调整自己的状态[详情]

  • 白羊座
  • 金牛座
  • 双子座
  • 巨蟹座
  • 狮子座
  • 处女座
  • 天秤座
  • 天蝎座
  • 射手座
  • 摩羯座
  • 水瓶座
  • 双鱼座
推荐内容
使用筷子的12种禁忌,这个春节别再犯了!

使用筷子的12种禁忌,这个春节别再犯了!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详情]

3月适合去国内哪些地方旅游,鼋头渚樱花正美时

3月适合去国内哪些地方旅游,鼋头渚樱花正美时

开春3月是出去旅游的好时间,春风拂面,百花盛开,阳光刚刚好。那么,3月...[详情]

春节送礼送什么合适?有什么讲究?

春节送礼送什么合适?有什么讲究?

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大家也会利用这一年中不多的机会,走亲访友,互赠...[详情]

吃什么食物能预防倒春寒?这些食物记得要多吃

吃什么食物能预防倒春寒?这些食物记得要多吃

到了春天,温度开始渐渐回升,很多人就开始卸下自己厚厚的衣服,开始过轻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