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 星座网 所有人都爱上的权威星座网站
百科日历表果树大年与小年有什么区别,果树为什么有大小年

果树大年与小年有什么区别,果树为什么有大小年

果树为什么有大小年果树有2个原因造成的大小年。一个原因是不合理的栽培技术、另外一个原因是营养的竞争

果树为什么有大小年

果树有2个原因造成的大小年。一个原因是不合理的栽培技术、另外一个原因是营养的竞争。

1、不合理的栽培技术

如某年对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引起7~8月大量落叶,当年不能很好地形成花芽,造成翌年为小年。又如在大量开花结果的年份,既不进行疏果,又未在早春及其关键时间进行追肥,使树体营养不足,花芽分化不良,造成或加剧大小年的发生。

方法:苹果套袋后,新稍生长需要大量的钙,容易与果实竞争。根据植物吸收钙的规律,钙素是最先分布在生长旺盛、蒸腾旺盛的部位,加上套袋后,由于果袋的遮挡,蒸腾作用更弱,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竞争,果实中能到得到的钙非常少。

2、营养的竞争

在结果多的大年,营养物质不断地运往果实,使树休的贮藏营养大量减少,致使当年无力形成花芽,所以在大年之后则为小年;又因小年结果少,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增,多为花芽分化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翌年又为大年,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方法:果实膨大期也是苹果花芽的形态分化期,必须加大营养的补充,促进花芽的分化,使苹果花芽多, 花芽饱满,连年丰产高产。

扩展资料

果树生长习性合理追肥。果树的根系每年生长三次,即春季夏季和秋季。虽然春、夏季根系生长时间相对较短,但适时施肥十分重要。

春季施肥的作用是保花保果,夏季施肥是为了保证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秋季则是促进花芽继续分化和提高树体贮藏营养,为来年春季开花结果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果树大小年

果树为什么有大年与小年之别?

果树产果时,往往有个奇特的现象,即若它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的话,那么,明 年就不能多结果或甚至完全不结果了。

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主要果树上,表 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

果树的大小年,给果园的计划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 应。 而且,不均衡地结果实,也容易使果树本身加速衰老。

多少年来,人们都在不 断地探索着果树产生大、小年的原因。 果树上结果的多少,粗看起来似乎是由花芽的多少和花、果脱落情况决定的。

如果在秋天。果树形成的花芽多,那么第二年开花数量自然也会多,为丰产奠定了 基础;相反,如果头年果树形成的花芽很少,那么第二年结果就少。

产生花芽多少 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认为,这是果树生理积累差异所致。果树在大年里,结果多, 养料首先要充分供给正在生长发育的果实,而果树枝条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也就影 响了花芽的发生,决定了第二年的开花数量不多。

但是,果树的大、小年并非如此 的有规律地只与花芽数量有关,生产中常有不测“风云”。 与果树大、小年有关的花、果脱落问题,目前已从形态解剖学上找到了理论根 据。

P现控制花果脱落的“机关”在花柄和果柄的基部,在植物学上称它为“离层 区”。当落花落果时,“离层区”里的细胞很快地形成一分离层和一保护层组织。

分 离层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细胞构成。 这部分细胞比周围细胞小而狭长,含有丰富的 原生质、淀粉和可深性糖。

当分离层细胞中胶层里的不溶解的果胶酸钙转变成可溶 性果胶,并变成小分子的多糖醛酸后,中胶层便溶解了,于是两层细胞逐渐分离, 彼此失去联系。这时,离层区组织就支持不了花、果的重量,微风一吹,花果便会 自然脱落,脱落后,保护层就暴露在外面,表面形成一层木栓化的保护组织,使断 处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防止失水过多。

虽然从形态解剖学上已了解了产生花、果脱 落的原因,但是,如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阐明这种机理,从而达到能人工控制花、果脱落,还有无数未解之谜待人们去揭开。 纵观上述对于果树大小年的分析,似乎合理解决果树营养生理上的矛盾,是行 之有效的办法。

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在大年的时候能否去掉一些果子,使果树在当 年的秋天,多形成花芽,保证来年的继续丰产呢?但多次的实验结果,并不令人满 意。主要是疏果的标准难于掌握。

疏多了,产量降低;疏少了,又没有什么效果。 疏果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节约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那么,疏掉一部分花 不是更好吗?因为及早除去多余的花朵,能使枝叶生长更加繁茂。

美国科学家倍雷 曾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花嫁苹果和旭苹果各疏去70%以上的花,试验结果非常理想, 不但克服了果树的大小年,而且获得了丰产。但是这个方法,费工多,时间要求紧, 在生产上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得到推广应用。

后来,经试验找到了用化学药剂喷洒的办法。 用二硝基盐的药剂,在开花后2〜 3天喷洒,可以保证那些已经传粉受精的花朵安然无恙:而可以杀死那些正开放的花 朵里的花粉和柱头,这样巧妙地疏去部分后开的花朵,可以有效地控制果树的大小 年。

不过,许多人认为,这种办法是消极的。 因此,我国不少园艺学家又提出了“保花保果”的积极主张。

要想尽一切办法, 让果树“吃饱喝足”,增加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这样既能保证果实累累,又可使后 继的花芽数量繁多。于是,人们采取了种种生产措施。

例如,花前施氮肥,花后施 磷肥,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水分,的确提高了座果率。又如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 及时除草,合理间作,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此外,通过整枝修剪,协调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座果率,可增加产量。近 年来,生产上还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多种数量元素,及时进行喷洒,也收到了 好的效果。

我国烟台地区的某果园,就是采用了种种“保花保果”的措施,使香蕉 苹果出现了连年亩产达7。 5吨左右的好收成。

但是,也有不少“保花保果”的实验是失败的。例如,1959年,辽宁省有个果 园管理很好,果园的肥水控制得当,当年一棵苹果树就结了 812公斤的果实,谁知 第二年这棵树只开了 28朵花。

看来关于果树的大小年问题,奥秘尚未彻底揭开。

为什么柑桔结果会出现大年和小年?

柑桔产量,一年高、一年低,结果多与结果少的年份相间出现,便是大、小年结果现象。

柑桔结果出现大年和小年的根本原因是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柑桔大年,即结果多的一年,因结果过多而消耗了大量养分,使树体不易抽发新梢。

这样,翌年便很少甚至没有结果母枝,由于结果枝抽生少,结果也少,成了小年。小年由于结果少,消耗的养分少,而大量养分用于抽发新梢,且抽发的新梢又多、又好,次年便有了大量的结果母枝,成了大年,即高产的年份。

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大小年结果现象。要克服大小年结果,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

大年花果多,可进行适当的疏花、疏果,不使树体营养消耗过多而影响营养生长,同时加强肥水管理,进行夏季修剪和根外追肥,促发秋梢;采果后重施肥,以利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小年由于花量少,梢生长旺盛,要注意保花、保果。

采后肥适量少施,冬季修剪时短截部分长梢,以减少第二年的花量。

果树

果树各年产量明显地呈现忽高忽低波动的现象。

又称隔年结果、周期性结果或歇枝。大年、小年分别指产量较高和较低的年份。

在果树生产上,大小年是长期普遍存在而迄今未得到彻底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常对果品产量和果园经济收入带来很大影响。 不同的果树种类,其大小年的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异:柑橘、梨、苹果等的大小年表现程度较重,核果类小浆果等则较轻。

同一种果树不同的大小年的表现也各异。即使是同一个果园里的同一个品种,也往往出现同一年份有些植株是大年而另一些是小年。

甚至在同一植株上,一个或几个主枝是大年,而其他几个主枝是小年,不同主枝的大小年表现有相对的独立性。 成因 成熟期的早晚和果树的年龄,与大小年程度的轻重有一定关系。

一般是晚熟品种比早、中熟品种重;成年和老年树比幼年树重。对大多数果树来说,造成大小年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大量的结果抑制了花芽形成(见)。

过去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果实的生长发育消耗了很多养分,以致不能有足够的养分供花芽形成之用。但随着对内源激素认识的深化,已有很多证据说明正在发育的种子产生抑制花芽孕育的激素,主要是赤霉素,也是形成大小年的原因之一。

如某些无子苹果品种可不发生这种抑制作用;苹果结了果的短果枝,一般当年(大年)不能形成花芽,但用赤霉素的一种对抗物质阿拉处理后,却能形成花芽。此外,大小年的出现还同果树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的条件有关。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小年的表现较轻,反之则重。 花期气象条件不利,冬季低温或春季晚霜导致花芽严重。

幼果生长期的低温或高温、干旱、涝害、病虫害等引起大量落果或落叶,都可使一定地区内当年的果树生产成为小年,从而引发大小年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某一年份的气象条件特别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次年春季座果,也可形成大小年。

果树的“大小年”是果树生产中的普遍现象,其原因较多,主要有果树自身营养失调,新旧果枝交替不及时,受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所致等。调控果树的“大小年”应采取以下方法: 1。

利用化学药剂调节花芽分化的数量。在果树盛产后,可在小年花芽分化的临界期及前半个月,用百万分之100—150浓度的赤霉素(920CA)进行叶面喷雾,以增加小年的花果量。

2。人工修剪调控。

对已形成大量花芽的大年果树加重修剪以控制花量,使花叶比为1∶2—4。 3。

疏花疏果。大年开花坐果过多,要及早疏花疏果,大面积果树常用萘乙酸配成不同浓度溶液,在果树开花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叶面喷雾。

如梨树用浓度百万分之40—60在花后14—15天;桃树用浓度百万分之40—60在花后23—25天;葡萄用浓度百万分之100—150在花后4—12天喷雾。 4。

实行营养调控。大年春季要晚施氮肥,让其大量花在营养竞争中自然淘汰;而小年春季要早施氮肥,因小年花果十分珍贵,为减少落花落果,应在花蕾期用氨态氮追施。

5。避免和减轻不良生产条件的危害。

在建果园时,特别在一些易受自然灾害的地方,要搞好防护林建设,使果园有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并做好防冻,防冰雹和抗早等工作。 6。

抓好小年的保花保果工作。小年花果少,要切实加以保护,减少落花落果。

在花蕾松苞期、盛花期、花谢2/3时和幼果膨大期用植物激素和微量元素进行花叶喷雾,具有良好的保花保果效果。常用的保花保果剂有浓度百万分之50的“九二0”、浓度百分之100—150的ABT4号增产灵、2,4—D;浓度百万分之50的腐植酸钠、“三合液”等,若交替施用效果会更好。

果树为什么有大年、小年

果树产果时,往往有个奇特的现象,即若它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的话,那末,明年就不能多结果或甚至完全不结果了。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主要果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

果树的大小年,给果园的计划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应。而且,不均衡地结果实,也容易使果树本身加速衰老。多少年来,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着果树产生大、小年的原因。

果树上结果的多少,粗看起来似乎是由花芽的多少和花、果脱落情况决定的。如果在秋天,果树形成的花芽多,那末第二年开花数量自然也会多,为丰产奠定了基础;相反,如果头年果树形成的花芽很少,那末第二年结果就少。产生花芽多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这是果树生理积累差异所致。果树在大年里,结果多,养料首先要充分供给正在生长发育的果实,而果树枝条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也就影响了花芽的发生,决定了第二年的开花数量不多。但是,果树的大、小年并非如此的有规律地只与花芽数量有关,生产中常有不测“风云”。

与果树大、小年有关的花、果脱落问题,目前已从形态解剖学上找到了理论根据。发现控制花果脱落的“机关”在花柄 和果柄的基部,在植物学上称它为“离层区”。当落花落果时,“离层区”里的细胞很快地形成一分离层和一保护层组织。分离层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细胞构成。这部分细胞比周围细胞小而狭长,含有丰富的原生质、淀粉和可深性糖。当分离层细胞中胶层里的不溶解的果胶酸钙转变成可溶性果胶,并变成小分子的多糖醛酸后,中胶层便溶解了,于是两层细胞逐渐分离,彼此失去联系。这时,离层区组织就支持不了花、果的重量,微风一吹,花果便会自然脱落,脱落后,保护层就暴露在外面,表面形成一层木栓化的保护组织,使断处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防止失水过多。虽然从形态解剖学上已了解了产生花、果脱落的原因,但是,如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阐明这种机理,从而达到能人工控制花、果脱落,还有无数未解之谜待人们去揭开。

纵观上术对于果树大小年的分析,似乎合理解决果树营养生理上的矛盾,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在大年的时候能否去掉一些果子,使果树在当年的秋天,多形成花芽,保证来年的继续丰产呢?但多次的实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疏果的标准难于掌握。疏多了,产量降低;疏少了,又没有什么效果。

疏果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节约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那末,疏掉一部分花不是更好吗?因为及早除去多余的花朵,能使枝叶生长更加繁茂。美国科学家倍雷曾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花嫁苹果和旭苹果各疏去70%以上的花,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不但克服了果树的大小年,而且获得了丰产。但是这个方法,费工多,时间要求紧,在生产上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得到推广应用。

后来,经试验找到了用化学药剂喷洒的办法。用二硝基盐的药剂,在开花后2—3天喷洒,可以保证那些已经传粉受精的花朵安然无恙:而可以杀死那些正开放的花朵里的花粉和柱头,这样巧妙地疏去部分后开的花朵,可以有效地控制果树的大小年。不过,许多人认为,这种办法是消极的。

因此,我国不少园艺学家又提出了“保花保果”的积极主张。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果树“吃饱喝足”,增加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这样既能保证果实累累,又可使后继的花芽数量繁多。于是,人们采取了种种生产措施。例如,花前施氮肥,花后施磷肥,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水分,的确提高了座果率。又如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除草,合理间作,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此外,通过整枝修剪,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座果率,可增加产量。近年来,生产上还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多种数量元素,及时进行喷洒,也收到了好的效果。我国烟台地区的某果园,就是采用了种种“保花保果”的措施,使香焦苹果出现了连年亩产达7.5吨左右的好收成。

但是,也有不少“保花保果”的实验是失败的。例如,1959年,辽宁省有个果园管理很好,果园的肥水控制得当,当年一棵苹果树就结了812公斤的果实,谁知第二年这棵树只开了28朵花。看来关于果树的大小年问题,,奥秘尚未彻底揭开。

寒富苹果树大小年施肥有何不同

寒富苹果树大小年施肥有这些不同: (1)大年结果树施肥大年结果树花果量大,消耗营养多,后 期养分和营养物质积累少,因而花芽分化速度减慢,分化时间晚, 花芽数量少,质量差。

因此,施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重视秋 施基肥的重要性,9月份至10月初,正值新一轮发根高峰,施肥后 有利于断根愈合和新根吸收,能增强叶片功能,增加营养积累,对 花芽的形态分化至关重要,可明显减轻翌年发生小年的程度。 这 次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与无机肥相结合,要根据产量施足基 肥,总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

二是叶面喷肥,采果后喷施 0。5%尿素+0。

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10~15天喷1 次。

三是追肥适时适量,大年树萌芽、开花前的早春追肥要视其秋 施基肥多少及树体贮存营养水平高低决定。 若秋肥足、树体营养 水平高,可不在萌芽和开花前追肥,以免坐果过多,增加疏花疏果 量,进一步加大大小年程度。

反之,则应在花前追施速效氮肥,以 补充开花结果之用。四是重视花芽分化肥,花芽分化前追施适量 氮、磷肥,同时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芽 数量,提高翌年(小年)产量。

五是幼果膨大期追肥,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前必须追施包括氮肥在内的三元复合肥,对提高当年果实 产量和品质以及翌年花量特别重要。只施磷、钾肥而不施氮肥是 无科学道理的,因为大年结果,不施氮肥,花芽分化和营养贮存就 会受影响,使翌年小年更加明显。

(2)小年结果树施肥小年结果树的特点是花量少,前期生长 弱,中后期树体营养积累多,花芽分化早,速度快,很易形成翌年大 年结果。 施肥任务是保住小年的花果,防止翌年大年结果。

施肥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早施萌芽肥、开花肥,萌芽前、开花前及早 施用速效性氮肥,如碳酸氢铵等,并灌水以弥补营养和水分不足, 充分完成花芽分化全过程。二是施好保花保果肥,花期喷布 0。

3%尿素+ 0。 1%硼酸溶液,花后喷1%~3%过磷酸钙浸出液, 以促进生长,增强同化能力,提高坐果率。

三是科学施花芽分化 肥,一般情况下,在花芽分化前不必追施速效性氮肥,以免花芽过 多,使翌年大年更大。对树势弱者可辅助叶面喷肥,使翌年不致出 现大年小果现象。

杨梅小年和大年啥意思

温州、台州、宁波,浙江这三大杨梅产地出产的杨梅,很多浙江人每年必要尝一尝。

今年大家的口福如何?答案有喜有忧:据各地农林部门预测,宁波杨梅产量将下降三成,温州杨梅上市时间推迟至少10天,台州杨梅的上市时间至今未定;“产量少,上市晚,口味好,价格高”,将成为三地杨梅的共同特点。 影响杨梅生长的,并不是持续数月的干旱天气,而是三、四月份的几场降温。

“杨梅本身是一种耐干旱的植物,水分少,杨梅甜度反而会增加。”台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总站站长何桂娥解释,“去年台州雨水充足,结果很多杨梅挂在枝头就烂掉了。”

雨水不足,只会让杨梅的个头变小,不会影响它的生长。但是4月初省内的一场大降温,倒是让各地刚刚开出花蕊的杨梅普遭“摧残”。

“杨梅开花的质量受影响,先天不足,幼果的成长也不会太好。”温州一名杨梅种植户说,这就决定了今年杨梅上市时间必将延迟。

此外,今年还是宁波的杨梅“小年”。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的果品专家张博士告诉记者,杨梅是典型的有大小年的果树。

所谓大小年,通俗说就是如果今年产量比较多,次年就会相对比较少:“去年杨梅大丰收,今年就是杨梅小年。按照规律,小年的杨梅一般质量相对较好,口感也不错。”

目前,三地的杨梅都未上市。从五月上中旬市面上就开始热卖的杨梅,最早来自云南,目前主要来自福建。

什么时候能吃到浙江的本土杨梅?三地给出的预期时间集中在6月中下旬。 宁波:产量至少减三成 现在宁波地区杨梅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余姚、象山和慈溪三地以8.7万亩、7.5万亩、7.5万亩成为“前三名”,宁海、奉化、鄞州、江北等地都有分布。

在宁波的批发市场,目前新鲜杨梅十分走俏,每天的销售量为130多吨,批发价格为每斤11元左右。不过,作为杨梅的传统主产区,宁波人都在期盼早日吃上本地杨梅。

余姚市林技站沈立铭站长介绍说,一般4月是宁波杨梅的开花期,但4月10日左右,宁波突然遭遇了一股冷空气,气温一下子降了10度左右,花期就这样比去年延迟了,而本地杨梅的成熟期也被推迟了10天左右。 慈溪杨梅种植大户老林说,虽然杨梅还是青青的,但杭州的老客户已经先订购了5000筐,不过,现在他担心的是天气情况:“就怕旱情变得严重起来,最后的半个多月里出意外。”

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的果品专家张博士也说,“杨梅的口感就看接下来的天气情况了,如果天气好,杨梅的甜度马上就能上去。” 根据农业专家的初步预测,今年的宁波地产杨梅,和去年相比要减产30%以上,最早批量上市时间应该在6月20日左右,但品质将会好于去年。

产量变,价格自然也变。去年宁波本地杨梅售价从每斤8元到30元不等,今年,市民掏的钱肯定要比去年多至少一成以上。

温州:上半年几场降温,影响不小 管文夫是温州瓯海茶山的杨梅种植大户。他种植的露天杨梅现在个头都不大,颜色还是发青发绿;大棚里的杨梅长势稍好,大部分已呈现淡淡的红色,但也远没到能上市的时候。

老管说,今年的杨梅,上市时间会迟一点,产量会少一点,价格也会高一点,“上半年几场降温,对杨梅生产影响不小。” 温州杨梅,产地分布在瓯海的茶山、瑞安、永嘉、乐清等地。

温州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说,今年的杨梅生长,可谓一波三折。1月、2月气温偏高,杨梅开花早,但是3月1日至9日连续低温阴雨,10日、11日出现严重冰冻,早发的第一批花蕊被冻坏了。

到3月中下旬,天气好转,第二批花蕊开花还算顺利,结果4月上旬又出现阴雨天气和暴雨天气,平均气温明显偏低、日照时间也偏少,再加上4月14日到16日的倒春寒,影响了杨梅后期开花的质量,对幼果的生长非常不利。 近两年,温州杨梅的上市时间,一年比一年迟。

去年比前年推迟了近一个星期,今年受前期低温影响,温州农业局预测,茶山杨梅将在6月12日左右上市,比去年还要迟十来天。其它地区的杨梅,也将延迟上市。

台州:啥时候上市,还是未知数 台州杨梅啥时候能真正面市,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台州目前共有杨梅林43万亩,平均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仙居杨梅也是业内一块金字招聘。

今年的杨梅上市晚,并不是因为近来的干旱天气,而是要追溯到年初的低温天气。 “去年雨水多,杨梅就烂得快;今年雨水少,杨梅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个头会因此小一些。”

台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总站站长何桂娥如是说。 但是今年年初的低温天气,影响了杨梅的生长速度。

拿仙居最具代表性的“东魁”杨梅来说,往年一般在6月20日左右就可以长到乒乓球大小,上市开卖了。“但目前看来,杨梅个头还小,上市时间肯定要延期。”

仙居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目前,台州水果市场上热卖的杨梅,基本都是从福建、云南一带运来的“外来户”,价格在十多元一斤。

“等本地杨梅上市,至少还得大半个月。”有经验的水果商说。

果树大与小有什么区别

星座网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今日明日本周本月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整体趋势稍显劣势,一度陷入负面情绪圈中,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烦恼。建议放松心情,多和好友或家人沟通,调整自己的状态[详情]

  • 白羊座
  • 金牛座
  • 双子座
  • 巨蟹座
  • 狮子座
  • 处女座
  • 天秤座
  • 天蝎座
  • 射手座
  • 摩羯座
  • 水瓶座
  • 双鱼座
推荐内容
吃什么食物能预防倒春寒?这些食物记得要多吃

吃什么食物能预防倒春寒?这些食物记得要多吃

到了春天,温度开始渐渐回升,很多人就开始卸下自己厚厚的衣服,开始过轻装...[详情]

春节送礼送什么合适?有什么讲究?

春节送礼送什么合适?有什么讲究?

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大家也会利用这一年中不多的机会,走亲访友,互赠...[详情]

使用筷子的12种禁忌,这个春节别再犯了!

使用筷子的12种禁忌,这个春节别再犯了!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详情]

3月适合去国内哪些地方旅游,鼋头渚樱花正美时

3月适合去国内哪些地方旅游,鼋头渚樱花正美时

开春3月是出去旅游的好时间,春风拂面,百花盛开,阳光刚刚好。那么,3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