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源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讲的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的亲身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翻看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 “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请老爷赶快更衣迎接。”
“哪个张大人?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的陶县令不解地问道。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是我县富豪,一向讲究排场,眼下又是李太守的亲信,在礼仪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潜本来已十分痛恨官场黑暗,想离开这个肮脏之地。现在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马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这些,陶潜不禁长叹一声,愤然说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儿弯腰行礼!”
说罢,便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说; “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潜告病还乡,不当这个知县了。”然后收拾行装,昂然归隐而去。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格言,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上文为星★座网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整体趋势略显疲态,建议关注自身身心健康,适度调整计划。心态上比较消极,建议多加强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详情]
到了春天,温度开始渐渐回升,很多人就开始卸下自己厚厚的衣服,开始过轻装...[详情]
开春3月是出去旅游的好时间,春风拂面,百花盛开,阳光刚刚好。那么,3月...[详情]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详情]
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大家也会利用这一年中不多的机会,走亲访友,互赠...[详情]